不玩手机的北大最小新生屈诗颖
看到一条热搜,题目很抓人眼球。
“北京大学最小新生05后屈诗颖高考696分”。
“北京大学”、“最小新生”、“05后”、“696分”……
每一个词都让人忍不住去一探究竟。
下面,一起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。
屈诗颖,出生于2005年,今年只有15岁,2020年参加高考,以696分的高分考入北京大学。
考上北大,并不稀奇,而稀奇在她是北京大学2020级新生中最小的。
掐指一算,俺15岁的时候好像还在初中“玩泥巴”。
别问为什么,因为小学一年级我就上了三年!
那么,题目与这位北大新生屈诗颖又有什么关系呢?
其实,关系很大。
根据屈诗颖自己的叙述,她成功考上北京大学与妈妈有很大关系。
妈妈在家里管她很严,严格程度超过了很多人的想象。
比如,基本上没有碰过任何电子产品,平时不能看电视,更没有手机。
手机,还是考上大学以后妈妈买的。
你没有看错,她的第一部手机是考上大学才买的。
这,与很多高中、初中、乃至于小学就有手机的同学,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那么,考上北京大学,与手机到底有没有关系呢?
如果,说没有关系,那肯定是不对的。
如果,说有关系嘛,那到底是什么关系,也无从得知。
除非,让小屈同学再上一遍高中,高一就给她一部手机,显然不可能。
不过,有人确实研究过“手机与学习”的关系。
个人还是非常赞同这一观点的。
长期接触刺激好玩的游戏、小说、电影,就会刺激大脑兴奋的阈值变高,学习这种微弱的刺激就不会让大脑兴奋。
这,可能也是很多同学过早接触手机、平板、电脑等电子产品后,沉迷于看小说、打游戏……
最终,对学习完全失去了兴趣,继而荒废了学业的主要原因。
限制孩子玩电子产品的科技公司CEO们
而在限制孩子玩手机上,很多科技公司首席执行官(CEO)做得要比普通人还要严格的多。
比如,大名鼎鼎的苹果公司前CEO乔布斯,虽然自己管控的公司设计并且生产出了最漂亮的iPad,但是,他却禁止自己的孩子们玩。
就算是周末,也只给他们一点点时间。
Twitter 的创始人伊万·威廉姆斯(Evan Williams)和他的妻子萨拉·威廉姆斯(Sara Williams)为了替代iPad,让孩子不去接触电子类产品。
直接给两个儿子买了几百本纸质书籍,他们可以任何时间随意挑选来阅读,而不是拿着iPad去阅读。
根据一些调查显示,10岁以下的孩子基本上没有任何自控力,也最容易沉迷于游戏机、智能终端等电子设备。
所以,他们基本上不可能在孩子10岁之前去接触这些电子类产品的。
而这些搞技术的家长们,不约而同还有另外一条铁的定律。
卧室里不准有电子设备,绝对不许有。
在这一点上,普通家庭的家长做的并不好。
我大姐就是一个很好的反例。
她是一位全职妈妈,孩子今年才上小学一年级。
但是,他的手机瘾却比我还大!
自从孩子能坐稳以后,大姐就开始给孩子找一些动画片来看。
因为,她发现,孩子在看动画片的时候会很专注,不哭也不闹。
这样,她就可以腾出时间来做家务,简直是两全其美。
并且,这种做法持续了很久!
伴随着孩子渐渐长大,动画片已经不能满足他了。
于是,更刺激的手机游戏顺理成章被安排上了。
有一次家庭聚会,孩子抱着手机玩了整整两个小时,根本没有人管。
我带着好奇心,拿过手机一看,我的乖乖,里面被各种游戏APP装得满满当当的,足足有8页之多,满页都是,令人眼花缭乱!
导致的严重后果就是,现在孩子对学习的专注力非常弱,学习兴趣严重缺失。
当然,学习也很差!
在她的“严格的监管”之下,孩子真的沦为一个游戏迷,手机控!
很明显,这是一个悲剧!
那么,我们不禁要问,到底什么时候给孩子买手机比较合适?
是小学、初中、高中、还是大学?
什么时候给孩子买手机最合适?
就拿文章中提到的小屈同学来说。
貌似上大学再买手机比较正确,毕竟,能考上北京大学,可是多少家长都不敢奢望的事情。
不过, 先别着急下结论。
下面,我再讲一个我研究生导师孩子的例子。
我的研究生导师,对自己孩子很是“开明”,开明到在别的家长都“谈游戏色变”的时候,他却带着儿子去办公室一起打电脑游戏。
最关键的是,不是一次两次,而是每周都要去。
当然,孩子上高中时也有自己的手机!
可能,很多人要问,孩子最后考上了什么大学?
南京大学,虽然没有北京大学好,但是,依旧是一所实力很强的985大学,也算比较成功!
从这一点来看,好像学习与手机、玩游戏关系并不大。
那么,文章题目中问题的答案到底是什么?
其实,答案很简单!
那就是:“如果你没有足够的时间,充足的精力去陪孩子,去监督孩子的话,最好,不要给孩子过早买智能手机、平板这些电子产品”。
无论是小学、初中、还是高中!
什么时候给孩子买手机?并不取决于孩子,也不取决于孩子上几年级,而在于家长,如果,有能力、有策略循序渐进去引导,什么时候买都可以。
如果,自己没有能力监督孩子,引导孩子,那就简单粗暴一些,直接不要买!
你不要指望一个小学生、初中生能够自觉拿起手机去查资料,拿起平板就乖乖去做数学题。
毕竟,游戏、动画片、聊天要比做题来的刺激,爽多了!
即使对于成年人来说,也不一定能够做到对手机的100%完全自主控制。
可能本来计划学习的,却拿出手机刷小视频,一刷就根本停不下来……
所以,等孩子真正能够完全控制自己的时候,再送他(她)一部手机,是不是会更好呢?
关于我们| 客服中心| 广告服务| 建站服务| 联系我们
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-20,未经授权,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,违者依法必究。